萬僑同心 重振共贏 20載華創會意氣風發同心向前
中共武漢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http://www.hbtyzx.gov.cn/ 2020-11-19 08:44:53

11月18日至20日,一年一度的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(簡稱華創會)又在武漢開幕。?
華創會是在中央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小組的指導下,由湖北省人民政府、國務院僑務辦公室、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每年一度的盛會。自2001年首屆舉辦以來,已走過19個年頭,今年恰逢華創會20周年。本屆華創會的主題是“萬僑同心、重振共贏”,有望成為聚僑心僑力、助疫后重振、謀合作共贏的盛會。?
多年來,華創會積極服務國家創新驅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及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構建了包括“華創杯”創業大賽、華創基地等一整套服務體系。主會場簽約引進項目2400多個,邀請了來自100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、僑商等代表2萬余人次參會,成為凝聚僑心、匯集僑智、發揮僑力的重要平臺,成為廣大僑胞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、分享祖國發展機遇、實現合作共贏的重要舞臺。?
共襄華創情,共譜華創夢。20歲的華創會,正是意氣風發的“弱冠之年”,英雄的武漢歡迎天下賓朋的到來!?
著名的會?
“國字號”品牌助力高質量發展?
華創會一屆比一屆精彩,參會嘉賓由衷感嘆:“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華人,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創會的影響?!比A創會為何如此有“名”??
這是因為,華創會始終堅持“立足湖北、面向中西部、服務全國”的辦會方向,從引資到引智,從引才到引技,為海外華僑華人開創了一片新天地,是迄今國內最具規模效應、最成功引進海外人才的平臺和品牌之一,為推動武漢、湖北乃至中部地區,甚至更大范圍內的開放發展,增添了強大動力和活力。?
今年,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,在此特殊時代背景下,秉持為海外僑胞事業發展服務、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宗旨的華創會,擔負起特殊使命、承載著特殊期盼。?
萬僑同心、重振共贏,本屆華創會重點邀請政治上有地位、經濟上有實力、學術上有造詣、社會上有影響的海外代表人士參會,提升參會代表層次,46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名海外代表踴躍報名,近1000個國內外項目報名參會,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、文化傳媒和IT光電子等專業,140個“華創杯”創業大賽項目全部為海外報名項目,且聚焦高科技領域。通過有效促進資金與項目的精準對接、人才與用人單位的精準對接、技術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,為培育新經濟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支撐。?
多年來,華創會的辦會內容也在不斷豐富,功能不斷增強,輻射面逐漸拓寬,品牌效應不斷顯現,在海內外的影響不斷擴大。2010年,中央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小組作為華創會指導單位,明確提出“立足湖北、面向中西部、服務全國”的辦會方向。2011年,中組部正式將湖北華創會與廣州留交會、大連海創周列為國家三大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平臺,賦予了華創會新定位、新使命。同年,國務院僑辦與湖北省政府簽訂部省合作框架協議,讓“支持”格式化、固定化,華創會的品牌效應不斷放大。?
今年,中央統戰部(國務院僑辦)在以往支持的20多個地方僑務品牌中,只保留了2個,湖北的華創會就是其中之一,充分體現了對繼續擦亮華創會這一“國字號”招牌的高度重視。?
辦好華創會,是推動湖北武漢高質量發展、促進中部地區崛起、加快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重要舉措,是服務華僑華人、凝聚僑心僑力的有效抓手。華創會必將積極推進構建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,繼續積極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,促進湖北武漢疫后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貢獻力量。?
創新的會?
展臺搬到網上云端,線上線下引智引資?
是什么因素保證華創會常辦常新?答案是:從國家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,關注經濟發展不同階段。?
今年是華創會走過的最特殊的一年,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湖北保衛戰、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的背景下舉辦,具有特殊意義。本屆華創會舉辦開幕式、武漢論壇、重點項目簽約儀式、第七屆“華創杯”創業大賽頒獎儀式和項目路演活動。同時,還舉辦9場專場活動: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暨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化論壇、湖北科技走進俄羅斯、“大健康”生物醫藥、海智助力生物產業發展、國際教育合作、李時珍國際中醫藥、湖北產品“走出去”、抗疫常態化海峽兩岸暨港澳智慧康養論壇、中國僑商發展圍桌論壇等。?
為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,本屆華創會增加了許多“云”環節,把展臺搬到網上云端,線上線下引智引資,海外僑胞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參加“云華創會”。?
武漢作為華創會的主場,在此次華創會中緊緊圍繞服務國家創新驅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及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聚焦武漢市疫后重振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,舉辦“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暨‘一帶一路’國際化論壇”專場活動。?
專場活動由市委統戰部(市政府僑辦)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、市僑聯共同承辦,將采取“現場參會+網絡同步在線直播”方式舉行,線上嘉賓會以現場網絡連線通話的方式參與。?
當前,武漢正致力打造國家“雙循環”新發展格局重要樞紐,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、全國科創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。實現這一目標,關鍵是依托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。武漢正以發展智慧產業為核心,以建設智慧城市提高城市創新能力,加快發展新興產業。?
這次華創會舉辦“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暨‘一帶一路’國際化論壇”專場活動,就是與武漢的發展戰略緊密對接,多位智慧城市發展和“一帶一路”相關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、僑商界重點嘉賓、專業機構代表等將參與其中。通過園區推介、嘉賓演講、創新型企業路演、項目簽約等活動,嘉賓們共同探討如何構建智慧城市生態新格局,助力武漢創新發展,提升武漢國際化水平,打造“科技+金融”的雙輪驅動模式,促進產業與城市融合新發展。?
值得一提的是,華創會網站上舉辦致敬華創會20周年成果展暨海外僑胞同心抗疫網上展覽,回顧華創會發展歷程,展望華創會未來前景,展現海外僑胞與湖北同心抗疫、共克時艱的情誼,講好中國抗疫故事,弘揚偉大抗疫精神。?
另外,本屆華創會圍繞疫后重振共贏,強化項目對接。采取微信群點對點對接洽談、設立網上項目路演直播間、設立市州產業園區優惠政策線上超市等措施,促進項目精準對接,力求在新業態、新動能等領域,簽約落地一批高質量且綠色環保項目,實現海外僑胞與地方經濟社會共同發展。?
圓夢的會?
為華僑華人搭建“尋夢”平臺?
一年一度的華創會,已從最初的創業成果報告會,逐步發展成為集華創大會、“華創杯”創業大賽、華創基地為一體的創新創業綜合體,有效促進了資金與項目、人才與用人單位、技術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,最大限度地為華僑華人回國創業搭建平臺,讓華僑華人同圓共享中國夢。?
2014年起,“華創杯”創業大賽正式加入華創會“套餐”,吸引海內外2300余個項目報名,成功對接投融資近10億元,絕大部分的簽約項目落地武漢,特別是一批新產業、新業態獲獎項目,均獲得政策、資金等方面扶持,讓人才和項目脫穎而出,為華僑華人創新創業插上騰飛的翅膀。?
“參賽獲獎是其次,重要的是引導優質項目落地武漢?!痹鴧⑴c承辦第六屆“華創杯”創業大賽的李儒雄說,從2014年起步至今,大賽的含金量越來越高,賽事內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。?
往屆很多團隊還處在創業伊始,參賽重點是求關注、求落地、求資金。如今,不少團隊是帶著投資和亮眼的市場成績單從國外歸來,求的是成長和發展。光谷作為武漢市乃至湖北省的創新創業高地,擁有優質的雙創生態環境和產業政策,是他們落戶發展的不二之選。?
在參與過三屆“華創杯”創業大賽的程幻中看來,大賽水平一屆高過一屆?!斑M入決賽的項目潛力巨大,如果能順利落地,未來有望成為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?!彼f,從參賽項目歸屬的領域看,基本與武漢的產業結構高度吻合,尤其是光電子信息、數字經濟、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,武漢已經具備較為完善的產業鏈,只要企業愿意落戶,有望迅速打開局面、站穩市場。?
與往年不同,今年“華創杯”僅面向海外華僑華人征集項目,且參賽項目在賽后一年內要有計劃在湖北注冊成立企業,針對性更強。受疫情影響,大賽還將舉辦云企對接會,對獲獎選手予以獎勵,并優先向天使投資、風險投資機構推薦。?
而作為同心筑夢的“夢工廠”,“僑夢苑”依托湖北自貿區政策優勢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優勢,已成為華創基地。2016年6月,湖北“僑夢苑”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揭牌,同時設立襄陽、宜昌園區,作為“僑夢苑”內涵與功能的再拓展。?
“東湖高新區有空間、有平臺、有產業配套,可以為華僑華人創新創業提供機遇?!弊鳛楹薄皟S夢苑”承載地,自2001年以來,武漢東湖高新區一直都是華創會承辦單位之一,通過華創會平臺,積累了豐富的海外僑務資源,引進了一大批海外華僑華人赴武漢投資創業。據不完全統計,多年來華創會簽訂引進人才和技術項目中,約65%落戶東湖高新區。?
僑智僑企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也日趨凸顯。東湖高新區通過各級人才計劃和引才渠道,推動數以千計高端人才攜帶高技術項目聚集光谷,在光電子信息、生物健康等產業領域涌現出一批典型企業和一批先進成果,改寫了高新區的產業地圖或開辟出新的產業版圖。涌現了銳科光纖、蘭丁醫學、安翰光電、禾元生物等一批優秀華人華僑企業。自主研發了萬瓦級光纖激光器、飛秒激光器、精控膠囊胃鏡、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技術等多項國際領先技術與產品。武漢風脈能源、中美華世通、武漢藥明康德等一批企業入選“國務院僑辦重點華僑華人創業團隊”。?
“你如果在國外生活過很長時間,就能感覺到如果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得比較快速的話,像華創會這一類的平臺是比較多的,所以搭好這些平臺,多些溝通和交流,實際上是雙贏的。這些機遇給華僑華人投資、創業或者是找工作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,同時對當地的經濟也是很好的促進。來參會的都是很高層次的,一個人影響十個上百個,或者說平均十個人、二十個人就帶來一個很大的項目,對當地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了?!倍嗄陞募钨e由衷感慨,華創會以僑引僑、以僑引外、以僑促內,緊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豐富活動內容,共贏平臺已形成強磁場。?
本屆華創會落幕之日,就是下屆華創會開始之時。相信通過不斷總結、開拓創新,華創會未來可期,永不落幕。